2021年1月21日,陜西省生態環境廳舉辦新聞發布會,主要介紹陜西省自然生態保護工作情況。
?
截至目前,陜西已經有8個縣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,3個縣被命名為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實踐創新基地;建立類型豐富、功能多樣的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61個。
?
關于生態狀況調查評估工作,發布會表示陜西與全國生態現狀調查與評估(2000年)、全國生態環境十年變化(2000-2010年)遙感調查與評估以及全國生態狀況變化(2010-2015年)調查評估同步開展的三次調查評估,全面掌握了陜西省生態環境變化情況。
?
截至2020年12月底,2015—2020年陜西省生態狀況變化遙感調查評估已完成場核查點位3608個。
?
發布會還重點介紹了秦嶺生態環境保護。
?
2015年以來,秦嶺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,生物多樣性穩步恢復,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為優并呈現持續向好的趨勢,1+6+8+39秦嶺區域規劃體系即將建立。“秦嶺陜西段生態環境綜合指數在2018-2019年達到*優,優良等級面積歷史上*超過96%”。
?
2020年,重點支持秦嶺區域水、土壤污染防治和農村環境整治等項目資金1.28億元。同時圍繞涉及秦嶺生態環境的10個方面內容開展了聯合執法檢查和專項督查,目前秦嶺區域劃定環境管控單元466個。
?
下一步,陜西將堅決貫徹落實關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重大決策部署,加快建立完善自然保護地監管體系,強化生態保護紅線監督管理,高質量完成2015-2020年陜西省生態狀況遙感調查評估,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監督管理,大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示范工作。
?
“十四五”期間,陜西將重點做好4個方面的工作:依法依規推進秦嶺生態環境保護,實施好《陜西省秦嶺污染防治專項規劃》《陜西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項規劃規劃》;持續加大秦嶺區域執法檢查力度;加強秦嶺區域自然生態保護監管,充分運用視頻監控、衛星遙感等先進技術,強化秦嶺區域生態環境監測;強化秦嶺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監管。
本文轉載自環保在線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